有着70多年历史的陕西省防痨协会在新时代正焕发出勃勃生机,三秦防痨人披荆斩棘,用一腔热血和不忘的初心,驱散了笼罩在人们头顶的"白色瘟疫"——结核病。如今他们为终止结核蔓延,助力健康陕西担当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300袋面粉"打天下"
回忆起陕西省防痨协会的历史,协会理事长张天华满怀深情地说:陕西省防痨协会成立于1944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吴霁棠就上书西北军政委员会建议迅速恢复陕西省防痨协会,1950年3月,西北卫生部下拨面粉300袋(折合旧币三千万),决定设立中心诊所,自此开始,我省的结核病防治事业逐步逐步走向正轨,轰轰烈烈的结核病防治工作在三秦大地展开。十年间,设备不断更新,网络得以完善,大筛查、大宣传、大培训覆盖全省,仅1957—58年就检查79多人次,发现肺结核患者33000多例,在协会的推动下,西安市少先队员在"劝止随地吐痰运动月"中,有30万人次接受了劝告,陕西——成为西北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领头羊。经过几代防痨人的努力,那个"谈痨色变"的恐慌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换之而来的是三秦防痨工作者为终止结核的不懈努力。
大山里的防痨人
在山阳县的沟沟岔岔经常可以看到一位身背药箱的身影,他就是57岁的山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科科长杨占稳,20多年来全县320对个村子与30个乡镇卫生院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一个普普通通的防痨工作者,用他的青春和奉献诠释着防痨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已过五旬的杨占稳并非年轻人,一直以来腰椎间盘脱出、胆结石、痔瘘病等病痛在反复的折磨着他,而他依然保持着年轻时的那股冲劲儿。他时常说:结核病患者大多是穷苦人,他们要比我需要及时的治疗。十多年来的椎间盘切除,胆囊摘除和痔瘘切除三次手术,他总是在手术住院前,把紧要的工作干完,出院后不休息立即投入工作,经过几次手术后身体比较虚弱,但他仍然不下"火线"坚持在工作第一线。
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是杨占稳的工作常态,在结核病防治科工作的20年时间里,结核病门诊实行了中午、双休日和节休日不休的"三不休"制度,为了病人能得到及时诊治,家人没有少埋怨和批斗他,他总是笑着说"乡里人进城一次不容易,早上天不亮就走,到城里就中午了,再不及时给他们诊治,就回不去了,又要住旅社多花钱","病人在节休日来看病,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诊治,这来来去去的,那就有可能传染好多人"。经常性的遇到非常困难的病人,他就偷偷的把口袋里的钱给病人给他们解困,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让他在群众中拥有很高的声誉,病人都喜欢称呼他杨大夫,他就美滋滋的答应了。
情暖患者除"痨魔"
2015年镇巴县医院的张学森到泾洋镇街道办事处鹿子坝村巡诊,发现一名年仅19岁的张姓患者,当时这位患者病情危重,家庭十分贫困打算放弃治疗,并且已经准备好了棺木。看到这种情形,张学森心里很难受,当即联系了村里的干部一边劝说患者和家属积极配合治疗,一边联系专家会诊。凭借自己十余年的治疗经验,经过一年多的治疗,帮助这名年轻人战胜了"痨魔",重新获得新生。赤南镇杨某家3岁的小女孩儿不幸患了结核病,他按时送医送药督促治疗,2017年3月的一天,当他再次来到病人家里巡诊时,发现本来就较为贫困的家又遭受了意外的火灾,他当即掏出200元钱,递到患者父亲手里说:你家遭受不幸,这200块钱虽然替不了大的作用,你给孩子买点营养品吧。像这样患者遇到困难的情景,杨学森不知多少次掏钱捐物,救急救危,他以赤诚之心服务每一位患者,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尊重。
李双龙是铜川市王益区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科科长,他在结核病防治管理工作中不但善于总结,而且勇于创新,不断攻克管理中的难题。他率先在全市开展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家庭医生服务系统,建立手机平台管理患者,宣传结核病防治知识,建立全区统一结核病患者访视管理模式,患者的治疗、用药情况"一机"在握。经多方协调为贫困结核病患者、耐药结核病患者、城区外结核病患者率先在全市发放交通营养补助,仅2017年就为23名患者发放补助费13740元。79岁的张某是黄堡镇安村村民,2016年被诊断患有肺结核,由于她年事已高,且对抗结核药物有过敏反应,家人都想放弃治疗,李双龙了解这一情况,多次到其家里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积极多方协调省、市定点医院,一对一宣传结核病防治知识,使老人改变想法,主动配合治疗,病情有了明显的好转。
殊死搏斗束结核
结核病防治工作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而每一位防痨人时刻牢记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准则,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篇章。
年轻的马进宝是西安市胸科医院一位住院医师,2016年5月在抢救一位"大咯血窒息"患者时,为争分夺秒抢救患者生命,他全然不顾自身安危,徒手为患者开放气道,而被患者咬伤右手食指。抢救结束后虽给予清洗、消毒,一个月后被咬伤部位逐渐出现局部化脓,随后出现同侧腋窝及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经查确诊为"皮肤耐多药结核,淋巴结结核"。
这样的不幸对于一个刚刚走入社会、成立家庭的年轻人来说,如同晴天霹雳,一度让他变得绝望。但是作为一名防痨人,他明白自己身上的重任,凭借着自身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亲友、同事的鼓励,不仅没有倒下,反而更加奋发向上,在与结核病魔斗争的同时仍不忘积极进取,利用强化治疗期休息的时间报考了西安交通大学在职研究生,并顺利完成课业及年终考试。完成学习后还在治疗期间就坚持回到一线岗位,积极投入科研学习,所撰写的《卷曲霉素致低钾血症危险因素》在第四届耐药结核防控及诊治新进展研讨会上被选为优秀论文。马进宝在罹患耐药结核病的同时,仍坚守本职岗位,心系患者和防痨事业,以拼搏和坚毅向我们展示了新一代防痨人的优良品质。
哨口前移是发现和阻断结核病传染源的关键,在陕西省结核病防治研究所有这样一位年轻小伙儿,全年大约有五个月时间都在结核病筛查体检车里度过,他就是放射科的赵玺。
在学校和监狱进行结核病筛查体检,是项特殊的工作,为了不影响在校生的学习和毕业生的实习,体检筛查大都集中在双休日或者课余时间,在外体检时常的起早贪黑,饥一顿饱一顿也都凑合在体检车上,夏天车内温度在摄氏40—50度左右,汗流浃背一干就是大半天。冬日里最冷时在零下15度操作台,打片机都被冻得停止运行,但为了保证体检质量,只能用电暖气烘烤打片机保证运作。尤其在监狱体检,环境比较特殊,从进到出随身携带的东西都要上交,有些服刑犯人对胸部筛查有抵触情绪,他就耐心宣讲结核病对人身健康的危害,打消服刑人员的顾虑,使他们愉快接受体检筛查。2017年,他跑过32所学校及监狱,体检胸透总人数53367人,胸部拍片2249人,在这些人中筛查出疑似肺结核病患者62人,陈旧性肺结核患者84人,尽可能的不漏一人,不放过每一个可疑患者和传染源,有效地阻止了结核病的流行。
结核病——这个流行了千年的古老传染病,正是在一个个默默无闻的防痨人艰辛努力下,束缚住了它传播流行的缰绳,终止结核病任重而道远,陕西的防痨人将不遗余力的与它抗争到底。
李双龙(右一)现场指导村级结核病防治工作
杨占稳(右二)2017年12月在城关镇西河村入户访视结核病人
张学森(右)赴镇巴县渔渡镇长滩村结核病患者家中进行督导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