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肺炎疫情个人事迹报告-韩鹏
2020/2/27 20:55:07 新闻来源:武安疾控中心结防科
韩鹏是武安疾控中心结防科一名检验师,1999年10月参加工作,从事结核病防治工作20年,本人能够认真学习政治理论,自觉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坚持走群众路线。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时时刻刻、事事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从不放松道德修养,努力做好工作,在一线的岗位上勤奋好学,扎实工作,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工作着。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做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我市政府高度重视,召开多次会议安排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在卫生健康委的带领下,我疾控中心积极采取一系列防控措施,确保各项工作科学规范开展,在响应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中,中心的全体职工全力以赴,充分发挥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守纪律"的疾控精神,我作为坚守的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是抗击肺炎疫情的排头兵,必须舍小家、顾大家,发扬疾控人无私奉献、守卫健康的无私精神。
我作为疾控中心一名副高级检验师,自2001年参加工作以来,他20年如一日地践行着一个疾控人应当的承诺,当有急难险重任务时,总是能舍小家,顾大家,冲锋在守护人民健康的第一线。先后参与了SARS、禽流感,结核病等应急分队的疫情处置。
守初心、担使命。哪里有重大疫情,哪里就有忙碌的身影。2019年12月底,湖北武汉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为先锋队立即进入临战状态,加班加点,忙碌各项防控工作。取消春节放假,早早做好了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准备,不分白昼地坚守在疫情防控的岗位上。
2020年1月25日的上午,紧张而平静的局面彻底被打破。当邯郸报告了1名从武汉旅游归来的发热患者,根据中心领导的派遣和职业的敏感,我市对武汉旅游工作等返乡人员立即开始流调排查、检测。接到疫情,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和时间赛跑,与生命抗争。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流行病学调查是整个疫情处置工作的核心环节。只有通过细致的流行病学调查,才能发现病例所有可能接触和感染的密切接触者,从对这些感染风险比较高的人群实施隔离医学观察管理入手,才能避免传染更多的人。
如果说,检测结果讲究的是一锤定音,那么流行病学调查讲究的就是一清二楚。流行病学调查就像搜集情报一样。我带领我的应急小分队,对每个相关人员刨根问底,除了个人信息,发病、诊治情况等,还要重点询问发病前14天和发病后就诊发现前的每日详细行程。"你还记不记得跟谁在一起,还做过什么事情,前两个小时呢,前一天呢,还有吗?"
除了流行病学调查,还要在未知的情况下进行样本采集,病人需要对采样人员全暴露,采样人员只能单方面防护,这就使我们的队员等于完全处于与病毒零距离接触的危险状态。而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始1个月来,我们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将自己置于病毒暴露危险的最前沿,不顾个人安危,以熟练的专业技能开展工作,排除疑点,为病例确诊提供技术支撑。
冬末的气温依然寒气袭人,但是厚厚的防护服下我和同事们的衣服已被汗水浸湿。一套防护服的穿戴过程需要15分钟,完成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样本,将样本递送进实验室,撰写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完成一个工作周期大概需要4小时,一夜通常出动2至3次,有时候送样本,由于样本多,实验室都是排队等待的,有时候一等就是一晚上6个小时,有时候加急送还要到省疾控送样,凌晨1点走在高速路上,路上一个车都没有,听着悠悠然的歌曲也是感到一种放松。天常常就这样亮了。没时间吃饭,也来不及喝一口水,只有防护服下汗淋、饥饿及劳累的身体和职业的使命感,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常态。
我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经常连续加班,疫情发生以来没有一天休息和正常下班,因加班无暇顾及家中的孩子,寄托我的另一半能够理解。春节前到现在,随着疫情逐渐扩散,从年三十开始,每天住在单位,没有休息日,晚上的办公室里,有撰写流调报告的身影;凌晨2点值班室里,有统计、上报数据的身影;晚上22点医院、凌晨12点武安各个疫情发热门诊.都有我们流调的身影;在疫情防控工作面前,虽然家近在咫尺,然而回家却成为了我最大的奢望,深知家虽温暖,再没有控制住疫情前,哪有温暖的家。



韩鹏
202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