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3/3 11:17:22 新闻来源:黄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上海市黄浦区是上海的"心脏",是上海的经济、行政和文化中心所在地,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极其丰富,外滩、人民广场、上海博物馆、上海大剧院等都在黄浦区。此次新冠疫情来势凶猛,作为中心城区,压力巨大,黄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了重要的防病任务。作为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控的重要组成部分,结核病肝炎防治科的8名成员作为重要骨干,全员参与到此次战役中。
科室传染病防控专家沈福杰主任医师因其多年丰富的传染病防控经验,被任命为中心防控技术专家组组长,她自疫情开始就没有休息过。中心十一个工作组建立之初,梳理制定每一项工作流程时都能见到她的身影。在她的指导下,中心围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社区密切接触者追踪和管理、集中留验管理等关键措施开展了多次培训,并组织解读最新工作方案、研判疫情态势,探讨和提出疫情防控策略思路,学习防控方案,协调各专业组做出及时的更新和调整。沈主任因连续加班出现了心脏不适,但她在紧急服用保心丸,身体略为好转后,便又立刻投入到"战疫"工作中。
科室王怡珺、舒敏、刘骁、杨怀霞等4名成员在第一时间被抽调加入了流调组第一梯队。只要战斗的号角一吹响,当班的她们无论白天晚上,会立即响应,24小时内完成流调报告。由于需要调查的内容非常详尽,所需时间较长,因此难免会引起被调查对象不耐烦。在她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攻势(沟通)下,无论是病人还是他们的家属,最终都被逐一攻破(予以配合),全部完成了流调。作为流调组的核心成员,她们参与了上海市一起有名的跨省、跨区的聚集性流行病学调查案例。调查之初,只能调查到确诊的病例A去过一次理发店,曾和朋友聚餐、打麻将,随后,流调组成员对理发店理发师以及几个聚餐朋友进行调查,除朋友B联系不上外,均无发热症状、未曾去过湖北地区、也未接触过湖北地区来沪及返沪人员。在排除了理发师及已经联系到的朋友外,流调人员又根据潜伏期的期限排除了进食野味这个可疑因素。调查陷入了僵局,该病例是如何被传染的呢?在流调组的坚持不懈及多方努力下,终于联系上朋友B。并通过调查和督促,B最终被确诊。问题又来了:此时能够确认A和B属于聚集性疫情,但他们感染的源头在哪里呢?流调小组继续针对这两名病例抽丝剥茧,经过大量的调查以及和市里、外区的的信息共享,最终找到了传染源。这是一起成功的案例,曾被上海市卫健委在新闻发布会上进行发布,但这只是她们日常流调常规的一部分。其实对于每一个病人,她们都是像调查这个病人一样的认真、仔细。
科室另外三名成员徐昊、凌红和任娟英则分别加入了中心综合协调组突击队、集中留验组突击队和密接突击队。虽然分工不同,但都在不同的岗位为抗击新冠尽自己最大的力量。
从接到第一例疑似病例的报告后,对于他们来说,加班就成了常态,再也没有了白天和黑夜,没有了工作日和双休日,春节和元宵节都在流调、采样、密接管理等工作中度过,虽然没能陪伴在父母和孩子身边,但队员们都毫无怨言。
该科同志的先进事迹先后被黄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众号、上海黄浦卫健委公众号、黄浦统战、黄浦报等媒体报道。虽然辛苦,但无怨无悔,因为抗击新冠,结防人责无旁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