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抗击新冠病毒肺炎 >> 抗疫报道
西安市胸科医院病区护士长张永利:不负重托 完成使命
2020/3/5 10:02:06    新闻来源:西安市胸科医院
    如果新型冠状病毒是有颜色的,想必一定是黑色的,它凶猛无情,侵袭人的健康,威胁着人的生命,打破了人们正常的生活节奏。但是,这个世界,还有着更明亮、更具活力的颜色,它们汇聚、延展、升腾起精神的伟力,让病毒无处藏身……在2020年的这个抗疫时刻,有一种颜色容纳百川,有了它的存在世界终归纯净、安宁,他们汇聚在抗疫一线升华出一片蔚蓝的天空为民众遮风挡雨,他们就是医务工作者,人民群众心里的白衣天使。
    张永利就是这些抗疫一线医务工作者中的一员,她是西安市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单位——西安市胸科医院的一名护士长,在这场 "战疫"中,她临危受命,勇挑重担,紧密团结、统筹协调,带领首批进入应急楼病区的护理团队出色地完成了医院阶段性的抗疫任务,为西安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冲锋在前  敢挑重担   
    应急隔离病区是西安市胸科医院第一个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和集中收治危重患者的病区。刚入应急病区,难免紧张,工作又摸不着头绪,产生不安情绪影响到队伍稳定。为保证救治工作顺利进行,医院紧急决定让抗击过非典的老兵——共产党员张永利为病区护士长,尽管她已经54岁了,且患有高血压慢性病,但她没有丝毫犹豫,就接受了这个艰巨而光荣的任务。
    进入病区,为了迅速消除大家的恐惧和顾虑,坚定大家敢打必胜的决心和信心,张永利立即召开会议,讲流程、讲防控、谈心解疑,并用17年前自己在隔离病区抗击非典的经历、体会和经验为护士们鼓劲、打气。为了使年轻的护士放心和安心,她天天在隔离区巡查、督导,及时处理病区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身先士卒进入隔离病房为新冠患者治疗、宣教。时间一天天过去,她不顾年事高,身患高血压,连续作战,不怕疲劳,奔波在一线,同事劝她悠着点,别累垮了。她说,我是党员干部,关键时刻必须顶住。年轻的护士们看到护士长这么大年纪还如此不辞辛劳,深受感染,慢慢放下顾虑,个个劲头十足,充满活力地投入到救护工作中。
    为了进一步鼓舞士气,她与党支部书记商议后决定:重温入党誓言,不忘初心,不负使命,攻坚克难,做到疫情不退,决不收兵。确保了团队持续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护理队伍无一人掉队,全员坚持33天,胜利完成阶段性任务。
    因地制宜  统筹协调  坚决打赢疫情阻击战
    战疫前期,物资贫乏,为了实现医务人员"零感染"目标,张护士长多次召开病区协调会,了解每个医护人员的身体、心理状况,生活和防护情况,并与设备科、后勤科等保障科室密切沟通协调病区的物资保障、生活保障。为了节约防护用品,她科学安排了护理班次;为了确保每个护士不被感染,她不厌其烦、反复叮咛,强调护士防护自查(污染区设置穿衣镜)、主班护士督导查、院感专干环节查等细节,她按照病区实际情况完善了护理流程、规范操作,细化环节,并亲自实地走流程,强化消毒隔离规范。
    隔离区的管理属于区域分割,防护要求严格,患者是单间起居,医护联系、护患联系、护理操作都非常不便。为更好地执行医嘱、完成护理、保障患者生活,张护士长24小时不离岗,坚持一线指挥,第一时间掌握,困难第一时间了解、问题第一时间解决,患者的救护和生活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应急病区内的事务繁杂,头绪多,哪一项都容不得半点马虎。高风险的咽拭子采集护理、患者的生活起居、病区内的卫生消毒是护理工作的关键。医院的指令、要求的接收、传达、执行是科室前行的航灯,张护士长更是不敢懈怠,各相关科室之间配合、沟通电话、微信处理也是张护士长工作之一。每天的任务和管理工作让护士长血压升高,身体严重透支,累的身体瘫软,头疼,晚上经常靠服用安眠药入睡,但是她没有向任何人说起,没有一句怨言。她对得起共产党员的称号,她真正履行了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职责。
    3月1日,应急楼医护人员凯旋归来,整个"战疫"他们共收治确诊患者25例,疑似留观患者48例。做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病患零死亡、护理零投诉。许多患者治愈出院时都竖起拇指由衷敬佩和感谢他们的牺牲和付出。
    "一切的困难都是暂时的,有党中央,有上级领导的正确指挥,一切阴霾都会过去"张永利说。


地址:北京东四西大街42号 电话:010-64937852 传真:010--65257509
中国防痨协会 版权所有 电子邮箱:cata_1933@126.com
京ICP备0902100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280号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