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他义务反顾,勇敢请战。身为一名共产党员,他第一时间写下请战书。身为一名结防工作带头人,他带领全体结防科人员集体写下请战书。
时间进入2月份,和县疫情形势严峻,多起聚集性疫情发生,2月3日他临危受命奔赴前线驻点。驻点期间,他深知责任重大,不敢丝毫懈怠,开展了现场调研、分析薄弱工作、研讨改进意见、培训指导、拟定文件等一系列工作。为了更高效地处置疫情,他另1名驻点队员在和县疾控中心疫情应急值班室搭设简易床铺,解决住宿问题。
驻点期间,新的病例又不断涌现,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是疫情防控的首要关键,为了保证高效、高质量完成,他与新冠肺炎病毒间进行着一场场争分夺秒的"赛跑",带队完成了几乎所有后续新发的20多名确诊或疑似病例现场流调工作。他不顾个人安危,一次又一次将自己置于病毒暴露危险的最前沿,进入病房调查病人,进入病人家调查家属,进入社区或村落走访密切接触者,追溯患者的生活轨迹和各种可能的传染源,摸排密切接触者,对风险环境进行消杀。其中,疫情最严重的1个自然村前前后后出现了10多例病人,他也深入这个风险极高的村落10多次,开展病例调查和密切接触摸排,村民的姓名、住家位置、病例间关系以及密切接触者情况都如数家珍,最后200多人的村子也仅剩几个人未被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图12-26)
做好每场遭遇战的参谋
他是马鞍山市第一批为期半年的现场流行病学培训班学员,拥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每一例新发病人的出现对他来说都是一场遭遇战,需要他将现场调查的结果及时汇总分析,形成流行病学初步调查报告,为疫情防控指挥部做好防控部署提供科学依据。他每次从调查现场归来大多已是夜里,又第一时间开始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的撰写,分析患者的感染途径和传播链,确定密切接触者,评估疫情风险,并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然而,每1例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后期还需在政府、公安、电信等部门的协作下进一步调查补充,尤其错综复杂的聚集性疫情发生,更是不断考验着流调人员的体力和脑力。
这场新冠肺炎疫情来势凶猛,全国各地疾控机构都面临着人员不足的现象,尤其现场处置指导人员更是难以满足疫情的应对,疫情防控需要他兼顾着多项工作角色,除了承担驻点工作任务以外,还肩负着和县以外分派的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基层医疗机构、集中隔离点、复工复产企业等各项检查指导工作,市里、和县及其他县区来回奔波,先后驻点和县5次,最长一次驻点9天。
疫情发生以来,由于工作任务繁重,他一直超负荷运转,时常工作至深夜,有时睡眠不足5小时,第二天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当中,无一日休息。家人担心他工作太过操劳,睡眠不足,免疫力下降,又在高风险的场所连续作战,无时不担心着他的身体状况,但同时也给予了他极大的支持和鼓励。家人每次联系他,也只能断断续续了解他的状况。由于工作过于忙碌,他要么无暇回应,要么惜字如金,短短数语,便没了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