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与"肺"结缘,2020年这 场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春节的祥和,也激发了他的赤子之情。1月21日晚,随着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王高峰被紧急抽调市卫健委新冠肺炎防控应急工作组,协助制定全市防控工作方案,起草相关文件,汇总上报各种工作信息。虽然他有扎实的公共卫生专业基础,又有从事结核病防控工作15年经历,但对眼前的工作,仍然压力巨大,生怕任何疏忽漏洞使全市的防控工作质量受到影响,从那天起,他白天在市卫健委,晚上回到单位沟通信息,核对资料,一周时间人明显瘦了许多,除夕夜也没顾上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饭。在武汉疫情最让人揪心时,他踊跃递交请战书,积极缴纳特殊党费,随时听从组织安排。
2月21日下午,正在市卫健委上班的王高峰,突然接到单位请战如愿的电话,他丝毫没有考虑到个人安危,在有条不紊地结束手头工作后,就着手准备工作的移交。由于他负责的工作信息统计量大,关乎密切接触者的追踪落实。移交工作完毕,才感觉饥肠辘辘,草草填饱了肚子时已是深夜。
23日,作为陕西省第三批驰援武汉的疾控队伍的14名成员之一,关心、嘱托、期望让他激动不安,抵达武汉反而踏实了许多,这一夜他安安稳稳睡了个好觉,这也是新冠肺炎防控一来他睡得最踏实的一夜。之后,他被安排在武汉市东西湖区疾控中心,从事环境消毒工作,包括隔离点消毒、病人家庭终末消毒及消毒效果的评价和一些特殊的消毒任务。除此之外还承担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分析与现场调查等。
由于东西湖区是武汉新发病例较多的地区,防疫任务繁重,之前已经有5名中国家疾控中心同仁在此驰援了一个月,王高峰在此无论干什么工作,都能认真负责,任劳任怨。2月25日上午,他刚完成一例病人家庭的终末消毒任务,又遇到一批捐赠消毒药品的搬运,他急忙脱下厚厚的防护服,顾不得歇息,就投入了药品的搬运中,好不容易坐下来歇息,就帮检验组整理采样耗材,分装样品采集管,一刻也不让自己闲下来,常常是气喘吁吁,满头大汗。他的勤劳朴实又能干,受到省疾控中心带队领导程永兵副主任的肯定,特意给中心领导打电话感谢并表扬了王高峰。
随着被隔离人员转为确诊病例,王高峰承担的消毒任务不分白天黑夜,随时都有,尤其是26日的下午,他完成了一项终生都不想再回忆的特殊任务,他在当天的日记中这样写道:
26日下午,消毒组接到一个特殊任务,对一具不明原因的死者遗体进行消毒,需要两名消毒人员。我们消毒组的六名队友纷纷表示愿意去完成这项任务,但是下午还有养老机构的消毒指导,隔离点的终末消毒,这些任务都需要人去。最后带队领导还是认为我的实际操作经验丰富,派我和榆林的队友接下了这个任务。大家一起帮助我们补充防护用品,出发的时候,队长程主任和消杀组长董老师,叮嘱我们不要怕,一定要注意个人防护。 在东湖区疾控中心血吸虫病防制科李科长的指导下,我们进入逝者家中,顺利的完成了这次遗体消毒处理和包扎任务。"来到武汉后,我的心里实在是很矛盾,既怕活太少又怕活太多,活太少觉得对不起组织的信任,贡献太少;活多了,并不是怕苦怕累,而是怕疫情不向好发展。真希望像遗体处理这种任务,是最后一次了"。
别人听了此事已毛骨倏然!一个没有担当,没有大爱的人要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是谈何容易,但王高峰做到了!
3月3日晚获悉,由于这两天新增病例减少了,他和宝鸡疾控中心的队友从消毒组调整到流调组了,在中国疾控中心老师的指导下,主要对所有病人和密切接触者信息进行核查,分析查找聚集性疫情,并协助起草相关报告。 如果说背喷雾器消毒是体力活,那么当前的工作就是是脑力活了,相信他不论在什么岗位,都会竭力完成使命,做出应有的贡献!
王高峰就是这样,哪里需要就到哪里,他不计得失、不讲条件!在他的身上,彰显了一位共产党员的忠诚、诠释了疾控勇士的担当和使命,体现了延安人民的热情纯朴和勤劳!期盼武汉疫情快速向好,期盼他早日平安凯旋!
(延安市疾控中心 李爱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