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抗击新冠病毒肺炎 >> 抗疫报道
党员干部身先士卒、践行庄严使命 —记柘城县胸科医院副书记董振力抗疫防痨先进事迹
2020/3/10 10:16:32    新闻来源:柘城县胸科医院
    董振力,男,本科学历,主治医师,副书记,河南省医学会结核病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从事结核病防治工作二十余年,先后进修于河南省胸科医院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03年参与非典防控。2007年以来,一直负责第五轮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TB/HIV双重感染防治业务工作,多次参加国家级TB/HIV双重感染防治工作培训班;参与举办了多期柘城县乡村级医务人员TB/HIV双重感染防治培训班,有效控制TB/HIV感染,降低HIV感染者中结核病的发病和死亡。历年来多次被市县卫生局评为先进工作者,2013年1月被商丘市卫生局授予商丘市首届百佳健康卫士。2016年,柘城县健康巡讲团专家组成员。2017年8月获得"商丘市科技成果奖"二等奖。2017年11月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评为"全省结核病防治"先进个人。

    "防疫情,抗疫情,战疫情"柘城县县委县政府紧急号召一声令下,董振力晚上7点走出县委会议室,直奔单位,被领导临危授命为抗疫防控总指挥。亲自起草《关于我院新冠肺炎期间医护人员的防护措施》、《疑似病人和结核病人的一设置、两通道、两区管理》构建严密的防控体系,直至深夜。次日(1月23日)早集结全院职工召开紧急会议,亲自下达县委令并宣读起草文件,立即部署实施。并第一时间组织成立了梯队轮流值班制。此次作为总指挥的他提出科学施救,必须保护好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在这期间,他负责院内感染控制,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和结核病患者救治等院内业务工作,多次组织全体职工学习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和防控知识。

    由于我院的特殊性——结核病与新肺冠炎有很多相似的症状。单位每天接诊多名务工返乡人员和发热病人,病人并不确定自己是否被感染,而我们也无法及时得知病人的流行病史,不能立马排除是否为新冠肺炎感染者,他作为一名党员,身先士卒,亲自在预检分诊处为病人测量体温,结合患者病状,及时准确判断是否为疑似人员,并迅速安排疑似患者送至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在单位防护物资紧缺的情况下,他把防护服让给了隔离病区护理人员,自己穿着一次性外科手术衣每天查房、询问病情,穿梭于病人之间,奔走在风险中。期间从外院转治三名武汉返乡人员,为了进一步确诊,对其进行了隔离收治。董振力亲自进行部署采集咽拭子,采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并委派专人专车送检。连续2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均阴性(采样时间间隔2天),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排除新冠肺炎,确诊为肺结核,并上报指挥部。

    2020年2月17日,在门诊接诊病人的他突然接到护士站急救电话并迅速赶到病房,了解病人病史及生命体征后,初步考虑"冠心病心绞痛", 他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为患者进行应急处理措施。在抢救的过程中,患者突然呕吐,为防止患者窒息,他迅速抱起患者侧身,拍打患者后背,致使呕吐物溅了一身,在董振力的带领下,通过奋力抢救,患者转危为安。在处理好病人后,他默默的返回办公室进行清洗消毒。在同事们面前,他的工作能力一直是有目共睹的,作为一名合格的医务人员,面对紧急事件始终保持临危不惧、沉着冷静,应急处理一针见血。这样的事情在他身上发生了很多,是患者的救星,工作人员的顶梁柱。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开始,他就奋不顾身的投入了一线防控工作,带领医务人员,紧紧围绕国家、省市、县下达的指示精神,严格贯彻落实工作要求,积极响应主动作为,不顾个人安危,主动请战"逆行",冲在防控第一线,舍小家为大家,坚守岗位,为保护全县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筑了坚固堡垒。在隔离工作期间,他带领着我们吃住在单位,因熬夜多,睡眠不好,致使自己经常失眠,而他却从没喊过一声苦,说过一句累。因为他始终坚信:"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董书记在疫情到来时,没有退缩,选择了勇敢。屹立在抗疫防痨的最前线,用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最初的誓言。他坚信,在党的领导下,我们一定会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地址:北京东四西大街42号 电话:010-64937852 传真:010--65257509
中国防痨协会 版权所有 电子邮箱:cata_1933@126.com
京ICP备0902100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280号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