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抗击新冠病毒肺炎 >> 抗疫报道
有这样一支队伍——咸宁市结核病防治院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工作纪实
2020/3/13 18:58:18    新闻来源:咸宁市结核病防治院
    目前正值春节期间,人员大范围密集流动,湖北省武汉市等多个地区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更是靠前指挥,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为身处疫区的医疗机构——结核病专科医院,更是责无旁贷,全力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
    关键时刻  我们上

    咸宁市结核病防治院,是一家负责全市六个县市区结核病预防控制和临床治疗的专科机构,在职职工75人,医疗专业技术人员54人。1月21日,因各县市区新型肺炎定点医院必须将所有在院的危重结核病患者转院,在关键时刻,市结防院来不及考虑输入发热患者的潜在危险,毫不犹豫接下这项艰巨的任务,春节期间接收来自武汉金银潭医院和咸宁各县市区综合医院转诊的重症结核、耐多药结核病患者18人,加上本院住院患者,一共56人,医疗救治和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任务陡然增加。部分患者因病情严重或传染性较大,春节期间必须住院治疗,此时因对新型肺炎的恐慌,纷纷向医生提出回家避难的想法。业务院长带领科主任、主治医师,护士长带着主管护士,到患者床前讲解疗程一旦中断,不仅会让病情反复甚至会有耐药的风险,到时候真的就无药可治了。同时向患者宣教当前的防控形势,让患者正确认识到由于国家、省、市的有力措施,新型肺炎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由于交通管制,交通工具停运,医院担心出院患者不能按时复查、取药,患者已经坚持了大半年、耐药患者服药甚至长达一两年以上,如果此时突然中断治疗,岂不是前功尽弃?不行!医院要必须尽全力保障患者全程无间断治疗!全院职工紧急行动起来——医生护士在组建的咨询群、关怀群里,告知每一名患者,你们开车来复查、医院开具证明可以一路通关!预防科加班统计数据,电话通知六百多名在治的出院患者,药吃完了不要慌,我院会派车、尽最大所能去接你们!

    目前,所有在院、在治患者由于治疗有效、宣教到位,不仅病情稳定、药源稳定,没有因疫情引起的恐慌,大家齐心协力做好医疗救治工作,共同应对、战胜这场危机。


    危险时刻  我们上

    1月22日,市结防院接到咸宁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紧急通知,为有效防控疫情,每天需抽调7名医护人员分别前往高铁咸宁北站和107国道横沟治超站开展疫情防控排查工作,高铁咸宁北站实行两班倒、107国道横沟治超站三班倒,每班次风雨中站立8小时以上,通宵达旦为过往乘客监测体温、作防护指导。


    车站是人流量大、感染风险高的地方,哪个职工家里不是上有老下有小,派谁去?何况每天抽调全院将近七分之一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战斗前线,给医院带来莫大的考验。正在召开全院防控新冠状病毒肺炎工作会议之时,接到了上级下达的防控任务,医院职工来不及与家人商量、顾不上安排家事,院办主任余奕和退伍军人王夏诗带头第一班做出来榜样,其他党员干部奋勇争先、主动请缨。长达半个月的值守排班、近一百个班次,半小时之内全部安排到人到位,从领导班子、到党员干部、到普通职工,无一退缩。这次突如其来的任务再一次检验了结防人在大是大非面前听从党组织调配、不顾小家顾大家的医者本色。


    温情时刻  我们上

    院领导、科主任果敢担当,为了让职工多休息、深夜十二点抢着去值班。1月24日(年三十)深夜,共产党员、副院长徐江红和财务科主任王清清在咸宁北站值守,共产党员、副院长黄剑波在横沟治超站值守,院领导葛木村、陈腾前往各站点慰问。


    大年三十夜,本来是一家团圆的时刻,在这里,一碗热腾腾的饺子,一碗热乎乎的泡面,就是一线值守人员心满意足的年夜饭。他们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帽子,为过往的乘客检测体温、并且指导乘客正确佩戴口罩。看似简单的动作,几个小时下来,喉咙干哑了、胳膊抬不动了、手脚冻僵了、最后甚至站都站不稳了……为了不造成乘客、车辆拥堵,他们尽量不喝水,减少上卫生间的次数,成千上万次的重复动作、一丝不苟的防护指导、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赢得了一起执勤的外单位同志和过往群众盛赞:你们,好样的!


    "我小孩大了,家里没有负担,外出值守多排我的班"医技科的熊海荣要求连值初一、初二、初三。可是熟悉她的同事们都知道,她长期睡眠不好、身体差,哪怕是炎热的夏季还要戴围巾,否则就会剧烈头痛、呕吐,何况这外出监测还有感染风险,她身体肯定吃不消。"北站出站口穿堂风刮得人头痛,我身体比她强,我替熊海荣值一天",护士长周伶俐好说歹说硬是让院办改了值班表。


    "李业,你身体单薄,值通宵班怕你受不了,今晚12点我来替你!" 副院长徐江红、科主任谷陟震接连打电话要求替李业值通宵班,都遭到了李业的拒绝。

    "徐院长,今天您已经在咸宁北值守了八个小时,明天的防控工作还需要您全面协调,这是指挥部交给我们单位的任务,我一定完成!"    

    "谷主任,您自己身体也不好,我年轻,扛得住!"谷陟震虽然四十多岁,早已满头花白头发,一米六五的个子、体重只有一百斤,平时走路都是佝偻着,在大家眼中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他提出来值通宵班,李业不能答应他。


    1月23日107国道横沟治超点,寒冷的气温、不停歇的北风夹杂着豆大的雨点,接到紧急任务的李业来到留验点举着体温枪一刻不停的往返于车流之间,为每一位过往司机、乘客检测体温。说实话,从下午5点干到晚上10点,他已经累得吃不消了,尽管这样,他检测时不漏一车一人,筛查出了一名武汉返乡的发热患者,及时通知120紧急送往市中心医院。由于任务紧急、外单位接班人员一时无法配备到位,他还必须坚持到第二天早上7:30,连续作战近15个小时。可是当谷主任半夜来替换他时,他担心主任的身体吃不消,还是两人一起值班直到第二天早上。    

    自从医院向社会发布接受爱心捐赠的公告以来,春节值班的药械科主任、疫情物资储备组组长焦丹接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的来电咨询,她在药剂师和联络员的身份之间来回切换着。

    "焦老师,住院部消毒液只剩10瓶了,酒精、N95口罩告急,请问什么时候可以到?""焦老师,外出值守的工作人员没有防护服了,这样去车站有感染风险!"……各科室每天询问物资的电话让焦主任心急如焚。

    "好的,我马上联系!"拿药、指导患者用药,发送急需的医疗救护物品清单、报送急需采购的紧缺物资,打电话、发微信、发QQ,风风火火的去开各种证明、打印表格、盖章、拍照,一改平日沉稳的性格,走路都是带跑的,她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要尽快和志愿者联系好,尽快和捐赠者落实好,尽快把物资调配到医院。到目前为止,医院已接收到爱心人士捐赠的"84"消毒液100瓶、一次性医用口罩7000个、一次性手套500双、防护服50套等物资,极大的缓解了临床业务和抽调工作所需医疗用品的压力。


    感人的事例,不胜枚举。葛木村院长,天天在岗没有休息,深夜还在安排工作,妻子在市妇幼保健院公卫科,女儿作为医生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工作,岳母手术住院照看不了……陈腾副院长、唐丽华护士长,曹鸿远主任、王晓琴护士长,都是夫妻齐上阵,携手并肩作战。当白色疫情侵袭这座城市,关键时刻、危急关头,我们有这样一支队伍——各个科室、每名干部职工,没有一个人退缩,没有一个人犹豫,接到命令,他们就是一颗钉子、一面旗帜坚毅立在自己的阵地上,无畏风雨、无惧危险,为抗击疫情、为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奋力前行。



咸宁市结核病防治院  余奕

地址:北京东四西大街42号 电话:010-64937852 传真:010--65257509
中国防痨协会 版权所有 电子邮箱:cata_1933@126.com
京ICP备0902100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280号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