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一场来势汹涌的新型冠状病毒肆虐武汉,席卷全国,一场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疫情防控战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疫情防控形势日趋严峻,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攻坚战正在全面打响。盛世之下,总有人为万家灯火负重前行,他们不忘过去,更不惧未来。这个世界上,从来没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自新冠疫情以来,新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防科全体人员深入抗"疫"一线,以保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为重点,同时兼顾结核病防治工作,名副其实的双支线工作。
抗击疫情、防治结核两不误
在疫情防控期间辖区群众出行实行了管控,新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防科首先想到了辖区结核病患者。为避免患者因药物不足中断治疗,结核病防治专干赵小辉主动联系每一位在治肺结核患者,了解他们近期身体状况、药品是否够用、是否有就诊需求,保障患者不间断的结核病诊疗工作。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结防科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主要科室,负责了来院就诊的发热病人流行病学史详细询问及记录、发热患者转运、居家隔离人员医学观察及解除隔离通知书开具等一系列工作。在科室人员有限的情况下,结防科3人加班加点,即使是休息时间也随时待命,随叫随到。
外地返乡人员回来后,首先要居家隔离14天,这些返乡人员有的被安排在家里、有的在单位、还有的在建筑工地。由郭战琪带队的"居家隔离人员医学观察小队"每天都会上门为他们测量体温,对体温正常、无症状的人员叮嘱居家隔离注意事项,对体温异常人员迅速上报处置。隔离期满,由结防科人员为居家留观人员开具"解除隔离观察告知书",并解除隔离。
"嗯,挺好,体温都正常,呆在家里千万不要出门,有什么不舒服及时联系我们就好。"结防科郭战琪给小邹量完体温做好登记后,拎着医药箱又继续赶往下一户人家。这样的情景每天都在发生,有些小区没有电梯,全靠爬楼梯,很多居住在顶楼,一天来来回回爬楼梯能爬几十遍,而且不止小区还要去工地,虽然我们对辖区的各个地方都"了如指掌",但是进入工地还是会迷失方向,车子开不进去只能步行,一个人得找上好半天。
截止目前中心结防科开展入户医学观察9453人次,共为322人开具解除隔离观察告知书。
疫情就是命令,再危险我们都得上
出外勤的同事很辛苦,留守科室的人员也不轻松。每一次都是与发热患者"最近距离的接触",随时都有被感染的可能,但周悦从不畏惧。周悦一人担负起了采集发热病人的流行病学史及转运发热病人的重任,为了不漏掉一个发热病人,中心在医院大门入口设置了预检分诊处,安排医务人员24小时值守,发现发热患者预检分诊处第一时间通知结防科周悦,在周悦采集完患者流行病学史后,陪同患者至港务区定点发热门诊,在与定点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面对面交接完成后再离开。
由于转运病人工作的紧急突发性,医务工作者的特殊性,我们也会忍不住担心:自己身上是否已被病毒感染?会不会交叉传染给自己父母、爱人和孩子,明天能否继续参加战斗?面对困难和危险,再危险我们都得上。
截止目前,中心接诊发热患者62人次,转运发热患者35人次,结防科全体医务人员安全无感染。
以院为家 中心是我们坚强的后盾
疫情的突发性需要我们24小时待命,为了在接到疫情时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我们选择了"住院"。中心的护士长肩负起一名"宿管"的职责,用自己的热情细心为战斗在一线的战友做好各项后勤服务工作。"所有的孤独和坚持都会发光""努力向上,积极发光,在最好的青春里给自己一个交代"……下班回到休息室,鼓励的话语让我们在辛劳一天后体会到家的温暖。同时,中医科每日熬制预防性中药供医务人员饮用,喝下的中药,等于喝下了一颗"定心丸",这些平凡的小事和举动叫我们怎能不感动,怎能不汲取其正能量,增倍信心去战胜疫情。
"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在结防科人员走在前、作表率的示范带动下,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始终坚守疫情防控第一线,这些平凡人在平凡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用实际行动,在群防群控的大系统中,筑就了战"疫"的铜墙铁壁。他们同样是血肉之躯,同样有牵挂的家人,但是在国家和人民的需要面前,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不抛弃不放弃,恪尽职守。
西安国际港务区新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