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刚,男,52岁,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研究生导师。作为一名感染医生,黄仁刚主任医师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20余载,有着非常丰富的感染性疾病诊疗、传染性疾病防控、救治经验,经历2003年抗击"非典"、2008年汶川地震、2013年芦山地震、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等重大突发事件,面对这次新冠疫情,他说作为感染人应该上前线,2020年1月25日大年初一,毅然踏上援鄂征程。
家国情怀,勇于担当
记得出征,因为春节购买了回老家的火车票,因为工作和孩子上学的原因,每年你带上妻儿一起回家探望年迈父母的机会,一年就只有一回,这个来之不易的探亲机会他等了好久,但突然新冠疫情来袭,打乱所有的计划,他没有半点犹豫,立即退票,组织全科立即认真学习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诊疗方案,当武汉需要紧急支援时,他主动担起了这个责任,作为四川支援武汉第一医疗团队,逆行而上,出征的那天,他背着大大的旅行包,拖着行李箱,他本就不高大的身材,显得更瘦小了,他步履坚定,义无反顾,他的背影在我们心里无比伟岸,你是孝子、慈父、爱人,但此时他选择了医生这个称呼,他舍小家为大家,尽显真英雄的本色。
深入了解,战场为家
2020年1月25日从成都出发,夜间到达武汉,经过岗前培训后他便很快投入新战场的抗疫工作。武汉红十字会医院由一所综合性二级医院临时改造成为新冠病毒肺炎定点收治医院。他以丰富的经验、敏锐的洞察力,在病区工作中,他很快发现病区的院感控制急需加强,向医疗队和病区建议严格管理病人家属避免交叉感染,避免家属成为移动的传染源;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患者和阴性患者分开收治;加强红十字会医院本院职工院感教育,提高本院医护人员防护意识,避免医护人员直接的交叉感染;建立病区患者核酸检测结果一览表,避免检测出现遗漏;本院职工,凡是有家属确诊患病,末次接触时间在14天以内的,均建议查咽拭子或鼻拭子做核酸检测;严格手卫生制度,病房每床位固定听诊器、快速手消等等,他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合理规划所管辖病区工作流程,区域划分,最大可能的减少人员的感染。
合理治疗,改善预后
在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救治过程中和当地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他每天轮流着值一线班,认真的给每一位患者查体,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及症状改善情况,反复将检查结果,CT片子做对比,注重个体化、分层救治,注重基础疾病和合并症对症处理,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及家属状况,制定周密的治疗计划。针对病人焦虑、恐惧、无助等不良情绪,耐心和病人交流,最大限度缓解患者心理压力;针对某些患者用药过于复杂的现象,他仔细研究诊疗规范,多方查阅相关文件及资料,按照国家制定的防治规范不断分析总结提出改进意见,改善病人预后,让轻症患者早出院,较少轻症转为重症及危重症。
多科协作,全力救治
武汉红十字会医院是新冠病毒肺炎及疑似新冠病毒肺炎合并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的定点医院,他在这些特殊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更加注重多学科团队合作,主动邀请血液透析、心内科和内分泌等专科医师共同会诊,制定诊疗计划,谨慎用药,减少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兼顾新冠病毒肺炎治疗和基础疾病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工作一月以来,他和科室同事深入合作,共同收治新冠病毒肺炎患者约100人,其中血液透析患者18人,重症患者20余人,危重症5人,痊愈出院40余人,痊愈出院的患者,好多人都记住了这个来自四川的朴实无华,却甘为患者孺子牛的医生黄仁刚。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