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抗击新冠病毒肺炎 >> 抗疫报道
86个小时,他坚持不下"火线" ——四川省通江县疾控中心向小平的"抗疫"故事
2020/3/19 17:04:02    新闻来源:四川省防痨协会

    "全体工作人员请迅速安排好自己的事,及时回单位上班!" 大年初一晚上7点左右,还在重庆与亲人团聚的向小平,看到单位微信群里的紧急的通知后,当即表示"召必回"。

    "家人随时都可以团聚!"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从事近20多年传染病控制工作的他,知道"人传人"肺炎的严重性,也知道在疫情面前,作为县疾控中心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科科长肩上的那份责任和使命,他毅然决定和在县妇幼保健院上班的妻子一起,连夜开车回通江。

    开车熬了夜本该休息下,但他第二天早上还是准点到了单位,和同事们一起投入到紧张的疫情防控工作中。

    "通江确诊了1例新冠肺炎!"大年初三的这条消息,顿时让整个通江的空气紧张了起来,也包括向小平和他的同事。虽然都是头一次碰到这样的病,但他们都知道,要想防止疫情大面积扩散,就必须快速截断传染源。

    "马上安排人员排查密切接触者。"

    "这个病感染风险那么高,哪个敢去排查哟?"很快,分组出来了,向小平第三组,而且是组长。"既然选择了传染病防控这份工作,那就必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听到一些同事议论,他主动劝起了大家,"只要自我防护工作做到了位,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

    穿好防护装备,提上流调箱,当天下午5点过,他和他的同事们就进了村入了户,按照确诊病人活动轨迹,从松溪乡一直排查到洪口镇,查出密切接触者41人!

    "你们还要把全部接触者带到方山来隔离。"一听说要被带走还要"关"14天,向小平和同事磨破了嘴皮,洪口镇有2家人却始终是死活都不答应。

    咋办?"要不请他们的亲戚出马来试试。"社长给出了建议。

    "为了家人和左邻右舍的安全,你们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放心,家里的牛呀和鸡呀,我们帮你看到就是了。"……经过再三的说服,直到第二天早上7点,所有接触者随排查队伍到方山酒店进行集中医学隔离。

    "我们急需口罩!""我们急需消毒液!"随着隔离人员的逐渐增多和全县参与疫情防控人数陡增,县疾控中心的防疫物质库存告急!

    必须马上想方设法筹集防疫物质,县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指挥部发出了死命令。

    经多方联系,最终得知1300多公里外的南昌市还有一批物资可供调控。

    远也必须要,赶快派车去拉!那么远,而且要用最短的时间,就必须路过武汉!谁会愿意去呢?

    "我是党员,我去!""你都忙了一个晚上了,抓紧休息下。""冯主任,我12年驾龄了,何况是两个人去,路上还可以休息嘛。请放心吧!"时间紧,任务急,疾控中心主任冯育光只好答应向小平。

    "你知道的,有高血压的人一旦被感染就会直接成为重症病人。"出发前,妻子一再叮嘱他,必须注意安全!

    一路上,车很少,对外开放的服务区也很少,餐馆也都大门紧锁。咋办?他和同事只好渴了就喝矿泉水,饿了就把方便面当干脆面吃,困了就轮流在副驾座位上眯一会儿。

    就这样,从通江出发60多个小时后的他们,顺利地完成了应急物资的运输任务。

    随后,第二天晚上他们又通宵达旦到重庆拉回了一批防疫物资。

    "向医生,现在到处交通都封堵了,我莫法到城里来领药了,咋个办哟?"" 你是疾控中心向医生不,我的药莫得了,能想点办法不?""不急哈,我来想办法。"

    结核病防治,是向小平科室的主要工作之一。患者分布在哪个乡镇、哪个村社,作为"老结核"的他,再也熟悉不过了。"既然病人需要我,我就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把药给他们送到手上。" 他开了出行证明,把药一一送到了10多个乡镇缺药患者的家门口,包括3名滞留在通江的外地患者。每走一家,他还要宣讲新冠肺炎防控知识。

    送完这一批缺药结核病患者的药物,他马上又通过电话追访自己排查的新冠肺炎接触者的近况,又继续和同事们一起对可疑新冠肺炎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虽然工作看似重复,但面对不同的人群,向小平与同事迎接的却是新的挑战。他和同事们,表现出来的状态是:义无反顾、愈战愈勇!


图1:向小平回复单位出的紧急通知的截图


图2:开车去江西抢运防疫应急物资途中

图3:和同事一起在定点医院开展新冠肺炎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

图4:给疫情期间滞留在家的结核病缺药患者送药上门

地址:北京东四西大街42号 电话:010-64937852 传真:010--65257509
中国防痨协会 版权所有 电子邮箱:cata_1933@126.com
京ICP备0902100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280号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