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大年初七,57岁的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医疗组长、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家曹国强一早就走向他的抗疫"战位"——金银潭医院综合楼四楼病区,开始了新一天的"抗疫"战斗。
在清洁区工作的曹国强
和许多疾行者不同的是,他在这段从宿营地通往医院的路上,要把所负责病区里所有病人的病情,特别是危重病人的病情都在脑海里过一遍。
作为一名老党员、军队老专家,他随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出征,成为一名除夕夜驰援武汉的"逆行者。
除夕夜出征
农历除夕,正在与家人包饺子的曹国强手上还粘着面,就接到了集结的命令。曹国强立即收拾行李打包装箱。
其实,曹国强早就有了思想准备。了解到由于武汉疫情,可能要抽组医疗队前往一线,他和全体医务人员一样,纷纷向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党委写了请战书,还提前对个人物资做了充分准备。因为他知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是呼吸道传染病,作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家,理所当然冲在最前头!
妻子在曹国强收拾行李时,慌忙下了点包好的饺子,在曹国强临出门时逼着他吃了几个,一家人就算团圆过了个年。
"爷爷,给你3个棒棒糖,一个在去的飞机上吃,一个下飞机吃,留一个在回来的飞机上吃。"出征前,曹国强小孙女稚嫩的话让他泪目……
送行的人群里,不但有家人,还有朝夕相处的战友。亲人的支持理解、战友的嘱托祝福让曹国强对打赢这场战"疫"充满信心。
每天超负荷
作为医疗队医疗组长,曹国强要对病区所有病人负总责。一到"战位",就开始了查房、与交接班医生汇总病人情况、制定当天诊疗方案等一系列工作……
脱了口罩的曹国强教授
曹国强每天都要进行"红区"查房、"黄区"指导、"蓝区"讨论,时刻了解掌握每个病人的心跳、血压、进食乃至精神状态,每一个医嘱他也要细细过目。他的每一个确认、每一个决策都关乎一个生命,不能有丝毫闪失。
"曹教授,你回宿营地吧,都忙了十几个小时了。"
"曹教授,你可要保重身体,你是我们医疗组的主心骨。"
"曹教授,您毕竟上了年纪,不能和我们年轻人拼体力。"
曹国强在红区查房
……
战友看到曹国强忘我地战斗,纷纷劝他。他却说:"一个战壕哪有老幼,冲锋路上不分年龄。我是老党员,身体比你们皮实,更应该给你们做表率……"每天接近14个小时的"抗疫"战斗,曹国强依然保持着旺盛的战斗力。
深夜抢救战
"曹教授,X床病人病情恶化……"1月27日晚上9点半左右,曹国强刚进宿舍,就接到值班医生的电话。
曹国强扭头就往医院跑。一边跑一边指挥医生护士如何处理。
曹国强太熟悉这名病人了。他不仅患有新型冠状病毒,还伴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更衣间换防护衣、戴口罩、护目镜,曹国强以最快的速度做好进入病区的准备工作后,迅速冲入病房,组织抢救。
针对病人的基础疾病,曹国强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用药、观察病人反映……终于,病人生命体征回升,趋于平稳。
完成对病人的抢救,脱下防护服,走出医院时,已快到深夜12点了。
曹国强说,回宿营地休息,他不敢睡太实。他的病区有几名重症病人,要随时做好冲锋的准备,抢救病人。
医生的医生
"谢谢曹教授,昨晚上的夜班,刚睡着了。我觉得好多了,咳嗽少了,不适感也减轻了很多。太感谢您及各位领导的关心!您在可能感染的情况下,给我听肺音,还把自己的药拿给我吃,太感动了!您及各位领导、各位战友就是我的亲人,让我感觉到家的温暖!我要赶快好起来,迅速与你们一起工作!"
这是医疗队员谭琼发给曹国强的微信,是曹国强敢打敢拼的斗志和为战友不惜一切的担当深深感动了她,同时也感动着所有的医疗队员。
1月28日,谭琼下夜班回到营地后,由于连日战斗体力透支,身体严重不适并伴有剧烈咳嗽。谭琼以为自己不慎感染,情绪几近崩溃。曹国强来到谭琼身边,由于听诊器在医院,曹国强没有多想,直接在背上为谭琼听肺音。当听到谭琼双肺清楚的肺音,曹国强放心了。他回到住处拿来自己准备的药品给谭琼,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事后,有战友听了曹国强这个举动都说后怕。他却说,看着她焦急无助的样子,我也没想那么多。
医疗队长、陆军特色医学中心主任徐迪雄了解到曹国强的举动后,"任命"他为医疗队135名队员的队医,成为医生的医生。
镇定自若、坚毅如钢、勇往直前
"其实,我们也是凡胎肉身,也知道艰难危险。我是党员、军人,又是专家,使命在肩,不能多想。"曹国强说。
截至发稿,曹国强所负责的病区病人病情平稳。已有3名病人达到接近出院的标准,正在做核酸检测。曹国强说,通过专家组论证后,不久就可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