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的药品放在后备箱里2个小时还能用吗?"
"药师,我的药忘记放进冰箱储存了,还有效吗?"
"我的药片表面变潮粘连了,是不是不能吃了?"
结核病患者服药时间长,服药期间经常会咨询有关药品贮存时遇到的问题。确实,药品的高质量性、特殊性对贮存条件要求较高,特别是西药,其要求更为苛刻,储存不恰当可能导致药品中的有效成分降解或分解产生其他杂质,从而达不到目标疗效或产生不良反应。今天,药师就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如何正确贮存药品。
一、查看药品说明书上的"贮藏"要求
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是影响药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一般每升高10℃,药品降解的速率就会增加2~4倍。药品说明书上标注了"贮藏"条件,如利福平胶囊,要求"密封,在阴暗处存放"。这些看似通俗的描述其实是专业术语,有着统一的要求。根据《中国药典》的规定:
储存条件 具体要求
常温 10 ~ 30 ℃
阴凉 不超过20 ℃
冷处 2 ~ 10 ℃
冷冻 0 ℃以下
避光 避免日光直射
遮光 不透光的容器包装(棕色瓶、黑色纸等)
凉暗 避光且不超过20 ℃
密闭 将容器密闭,防止尘土及异物进入
二、查看药品包装上的"有效期或失效期"
药品的有效期或失效期是指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药品能够保持质量的期限。过期药品无论外观是否改变,都不能继续使用。有效期内若没有按照上述规定的条件储存,可能会受温度、光线、空气(氧)、湿度和水分等影响,固体制剂(包括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等)发生潮解、干裂,液体制剂(包括乳剂、混悬剂、糖浆剂等)发生分层、产生絮状物或酸败等,具体来说:
1.片剂:正常的药片表面干燥光亮,如果出现花斑、变色、干裂、粘连或出现特殊臭味,说明药品变质,不能再用。
2.胶囊剂:正常的胶囊壳坚硬光滑,如果外壳变软、变形、粘连或内部药粉漏出,则药品不能再用。
3.液体制剂:有少量沉淀、轻度分层,经振摇后可混匀,可继续使用。如果出现大量沉淀、块状物,或出现酸败、异臭、霉变等异常现象,说明药品已变质,不能继续使用。
三、胰岛素的贮存
结核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经常会用到注射用胰岛素或其同系物注射液,如:门冬胰岛素、甘精胰岛素、精蛋白锌胰岛素等。这些药品保存时需要注意的是:
1.在没有开封的情况下,要求放在冰箱内2~8℃冷藏储存;
2.已开封的胰岛素,可在室温、阴凉处储存,避免受热和阳光照射造成胰岛素变性失效,建议在4周(一个月)内使用完毕;
3.夏季当气温高于30℃时,胰岛素开封后仍建议冰箱冷藏,注射时提前取出,在室温搁置30分钟再使用;
4.如需外出出差、旅游,可将胰岛素存放在冷藏盒或保温杯中随身携带,不可托运,也不要放在汽车后备箱储存,以免造成药品失效。
最后提醒广大患者:随着气温的回升,需更加重视药品的贮存,按照说明书注明的方法保存药品,防止药品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