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普及 >> 科普知识
开学防范肺结核
2024/2/26 8:56:59    新闻来源:莱州市慢性病防治院

    寒假结束,莘莘学子再次投入繁忙的学习中,学校是人口高度密集的场所,一旦有学生感染肺结核,极易在校园中传播蔓延;学校结核病流行不仅给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对学校的教学秩序和安全稳定也产生较大影响,做好开学季肺结核防控工作极其重要。

    一、结核病核心知识

(一)什么是肺结核?肺结核,俗称"肺痨",是一种长期危害公众身体健康的慢性传染病。由结核分枝杆菌侵袭肺组织、气管、支气管和胸膜等部位引起,人体除了毛发和牙齿外,其他器官系统都可能受到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但以呼吸道感染肺部发生肺结核最为常见。
(二)肺结核如何传播?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肺结核患者在咳嗽、咳痰、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可将带有结核杆菌的飞沫排出体外,在空气中形成带菌飞沫,周围人吸入带菌飞沫核即可能感染结核菌。研究表明,1例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平均一年将传染10~15个健康人,在人群密集、拥挤、通风不畅等环境下,将使更多的人受到感染。
(三)肺结核患者能治好吗?新发现的肺结核患者坚持规律用药并完成规定的疗程后,绝大多数的患者可被治愈。如不规律服药、不按规范完成疗程,易造成结核菌耐药。一旦发生耐药,疗程将延长,治疗费用增加且容易导致治疗失败。
(四)肺结核治好后还会传染吗?肺结核患者接受规范治疗,数周后传染性很快下降,痰内的结核分枝杆菌数量会明显减少。肺结核患者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原则,按照规定的治疗方案完成全疗程治疗,达到治愈标准后,痰中查不到结核菌,就不再有传染性。
(五)肺结核有哪些症状?肺结核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与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如气管炎、肺炎、普通感冒等疾病混淆。主要典型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或血痰,有的人会有低烧、夜间盗汗、胸痛、胸闷、食欲差、全身乏力和消瘦等。

(六)肺结核的可疑症状者应如何处理?有咳嗽、咳痰2周及以上,咯血或血痰等症状的人,通常叫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时,应怀疑自己可能患了结核病,要及时、主动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检查。

    二、学校如何防控结核病?

(一)在学校如何预防感染肺结核?1.在通风不良,人群密集场所可戴口罩进行自我防护。2.养成室内开窗通风的习惯,勤锻炼、合理膳食提高机体免疫力。3.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应掩口鼻。
(二)学生确诊肺结核后应怎么处置?一旦确诊肺结核后,应及时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接受规范治疗,同时尽快告知班主任或校医,以便帮助其他同学尽快接受筛查。不能向学校隐瞒病情、带病上课,或不向医疗机构如实说明学生身份和学校信息。
(三)学校在结核病防控中要做哪些事情?1.学校是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的主体责任单位,要进行新生入学体检和教职员工常规体检,体检中必须包含结核病检查;2.强化对学生的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3.加强日常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及登记、结核病患者休复学/休复课管理等工作;4.努力改善教学和生活环境;5.在学校出现肺结核患者后,积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相关处置工作等。
(四)学校发现肺结核患者应该怎么做?1.学校发现肺结核患者后,要及时告知学校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开展密切接触者筛查,要重点关注与病例同班级、同宿舍学生及授课教师的健康状况;3.规范开展休复学学生和休复课教职员工的管理,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做好治疗学生的服药管理和预防性治疗学生的服药管理。
(五)如何开展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是指与肺结核患者直接接触的人员,主要包括同班师生、同宿舍同学、以及与患者密切接触的其他人员。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发生结核病的风险很高,应该进行结核病筛查,包括与病例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一是可以尽快发现结核病患者,开展规范化治疗,防止疾病进一步的扩散;二是可以发现潜伏感染者,并对高危人群开展预防性治疗。
(六)如何做好肺结核学生患者的休复学管理?负责学生患者诊治管理的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生,对符合休学条件的学生患者开具休学诊断证明。学校根据休学诊断证明,对患肺结核的学生采取休学管理。患者经过规范治疗,经检查达到复学标准后,医生可开具复学诊断证明,建议复学,并注明后续治疗管理措施和要求。学校凭复学诊断证明为学生办理复学手续、并督促学生落实后续治疗管理措施。






莱州市慢性病防治院 贾万丽 郑亮

地址:北京东四西大街42号 电话:010-64937852 传真:010--65257509
中国防痨协会 版权所有 电子邮箱:cata_1933@126.com
京ICP备0902100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280号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