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8日,"结核菌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与细胞因子(IL-2、IL-10)联合检测在区分结核潜伏感染与活动性结核病中应用价值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启动会在北京顺利举行。课题牵头单位、分中心、参与单位代表及特邀专家共同出席。中国防痨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成诗明、课题临床负责人段鸿飞主持会议。中国防痨协会理事长刘剑君、北京胸科医院院长李晓北进行致辞;中国疾控中心结控中心主任赵雁林做专题报告。课题检验负责人赵艳做了课题介绍并主持了课题讨论。
图:中国防痨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成诗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结核三科主任段鸿飞主持会议
我国既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也是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高负担国家。而鉴定出近期进展为活动性结核病甚至是已经处于活动性结核病早期的患者对结核防治非常重要。基于免疫学或其他生物标志物的结核病检测方法是研究的热点和重要方向,通过此类研究以期完善疾病早期阶段菌量极低或由于感染部位不同而不排菌的病原学阴性患者的诊断。此次启动的"结核菌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与细胞因子(IL-2、IL-10)联合检测在区分结核潜伏感染与活动性结核病中应用价值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正是聚焦这一研究方向。
图:中国防痨协会理事长刘剑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院长李晓北做会议致辞
中国防痨协会理事长刘剑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院长李晓北在致辞中表示,经过近几十年的研究,目前中国结核病防治工作在全球已处于领先地位,但是目前仍有大量的潜伏感染人群需要赋予新的诊断方法和预防性治疗,因此开展此课题研究是十分迫切且必要的,对结核病防治工作具有积极推动意义。同时,他们也希望以此项目为契机,以点带面,推动更多研究的发展,进行更多的研究活动,共同推动结核病防治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新发展。
随后,中国疾控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赵雁林主任作了《结核感染与结核病的免疫学检查方法进展》的报告,从全球结核病感染现况与新型结核病实验室诊断技术作了详细介绍。
图:中国疾控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赵雁林做会议报告
接着,刘剑君理事长、李晓北院长、赵雁林主任和成诗明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分别为参与单位颁发聘书。
图:为参与单位负责人颁发聘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检验科主任赵艳代表课题牵头单位进行发言,对项目的立题依据、项目内容、实施路径、实施时间、伦理流程等内容进行了介绍,并和与会嘉宾就课题执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解答。
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检验科主任赵艳做会议报告
会上,项目参与单位也对各自单位情况做了简单介绍,表示将全力支持项目研究,为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做出贡献。
图:多中心项目组长单位分别做科室介绍
课题临床负责人段鸿飞主任对启动会进行总结。他表示,在刘剑君理事长、成诗明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晓北院长的指导下,赵雁林教授、赵艳主任及各位与会专家的带领下,经过大家的努力一定会在结核的鉴别及诊断,特别是新标志物区分潜伏及活动性结核方面取得丰硕成果。